一、项目概况
项目名称:南方生态科技城中央绿轴透水绿道建设工程合作单位:南方生态科技城管委会、市市政工程集团项目地点:南方生态科技城核心区项目规模:总长度 10.2 公里,总铺装面积 8.6 万平方米,串联 3 个城市公园、7 个居住社区及 2 个商业综合体,形成贯通全城的慢行生态廊道项目周期:2024 年 3 月 - 2024 年 9 月(含养护期)核心目标:构建 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 六位一体的海绵型绿道系统,解决区域内涝问题,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性,打造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工程
南方生态科技城作为国家级新区,年均降雨量达 1600 毫米,传统硬化路面导致的内涝问题突出。为响应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号召,管委会决定以中央绿轴为载体,建设高标准透水绿道。晟胜地坪凭借在透水地坪材料研发、海绵工程施工的核心优势,成功中标该项目的材料供应及技术服务总承包,负责从材料定制、方案设计到施工指导的全流程服务。
二、核心技术方案:材料创新与海绵系统整合
(一)定制化透水材料体系
针对项目多雨气候及复合型使用需求,晟胜地坪采用 “分级选材、功能适配” 的材料方案,全部产品均通过 GB/T 25993-2010《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》权威检测:
- 主绿道行车区域(宽 4 米):选用自主研发的 “高强彩色透水混凝土”,面层采用 3-5mm 单粒径天然彩石骨料,添加专用增强剂及颜料,抗压强度达 C40 级,透水系数≥2.0×10⁻³m/s,孔隙率 22%,既满足轻型车辆通行需求,又能快速渗透雨水。颜色选用深绿色与浅灰色渐变搭配,融入周边生态环境。
- 休闲步道区域(宽 2.5 米):采用 “露骨料透水地坪”,表面冲洗露出天然彩石本色,搭配 “人” 字形铺装图案,防滑系数 BPN≥70,兼顾景观性与安全性,适用于市民散步、骑行等慢行场景。
- 节点广场及儿童活动区:选用 “高强砂基透水砖”(250mm×150mm×60mm),抗压强度≥35MPa,抗冻性满足 - 20℃至 50℃循环 25 次无裂纹,通过不同颜色砖体拼接形成主题图案,同时具备防堵塞、易清洁特性。
植草沟及缓冲带:配套使用 “生态透水混凝土模块”,预留植物生长孔隙,实现路面与绿化的自然衔接,增强雨水净化效果。

(二)海绵型结构设计
参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,采用 “复合透水结构 + 立体汇水系统” 设计,实现雨水全流程管控:
- 路面结构(自上而下):30mm 透水面层(定制材料)+150mm 透水基层(级配碎石,粒径 5-31.5mm)+80mm 透水垫层(中粗砂,含泥量≤2%)+ 压实土基(压实度≥93%),整体透水率≥1.2mm/s,确保 24 小时暴雨无积水。
- 汇水系统整合:沿绿道两侧设置生态植草沟(宽 1.2 米,坡度 1.5%),每隔 500 米建设一处下凹式雨水花园,配套 650 立方米调蓄池 3 座,通过溢流管与城市雨水管网连通,形成 “路面下渗 + 植草沟导流 + 雨水花园净化 + 调蓄池储存” 的立体海绵体系。
细节优化:绿道横坡设计为 2.0%,纵坡≤3.0%,确保雨水有序汇流;在树池周边采用透水砖收边,预留渗水通道;交叉口设置透水盲沟,衔接周边道路排水系统。

三、精细化施工与质量管控
(一)施工流程标准化
- 前期准备:采用 BIM 技术进行三维建模,优化曲线段、异形区域的材料排版,将切割砖用量控制在总用量的 6% 以内;建立二级导线控制网,每 50 米设置永久性水准点,确保标高误差≤±5mm。
- 基层处理:清除表层杂填土后,分层压实素土(每层≤30cm),软基路段换填碎石加固;摊铺级配碎石基层时采用机械压实,每 20 米检测压实度,确保满足设计要求。
- 材料铺设:严格遵循 “先低处后高处、先主路后支路” 原则,透水混凝土采用专用摊铺机摊铺,振捣密实后进行表面收光;透水砖铺设采用橡胶锤轻击固定,砖缝宽度控制在 3-5mm,填充透水砂确保整体性。
- 养护与防护:透水混凝土面层施工后覆盖土工布保湿养护 7 天,喷洒专用彩色封闭剂增强耐磨性能;施工期间设置临时沉淀池处理废水,划定 5 米宽生态缓冲带保护现状植被,避开鸟类繁殖期作业。
(二)全周期质量管控
建立 “三级检测 + 全程溯源” 体系:材料进场时每批次抽取 3% 进行抗压强度、透水系数检测,合格后方可使用;施工过程中每日监测基层压实度、面层平整度等指标;竣工后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全面检测,核心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 92%,超出设计目标 2 个百分点,雨水收集利用量年均可达 1.2 万立方米。
四、项目成效与示范价值
(一)生态效益显著
项目建成后,绿道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从原来的 45% 提升至 92%,年削减雨水径流污染负荷 30% 以上,每年可补充地下水约 8000 立方米,有效缓解了区域内涝问题。透水铺装与生态植草沟、雨水花园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,为鸟类、昆虫提供了栖息地,绿道沿线植被覆盖率提升 40%,成为城市 “生态绿脉”。

(二)社会效益突出
10.2 公里透水绿道串联起城市公园、社区、商业节点,形成 “15 分钟慢行生活圈”,日均服务市民超 1.2 万人次。绿道设置无障碍坡道(坡度≤1:20)、休憩驿站(每 2.5 公里 1 处)、健身设施等便民元素,配备夜间照明系统,成为市民健身、休闲、通勤的优选场所。项目还融入地域文化元素,在节点广场打造 “生态科技” 主题景观,实现生态与人文的有机融合。
(三)经济与行业价值
项目综合造价较传统硬化绿道降低 8%,且透水材料使用寿命达 15 年以上,后期养护成本仅为传统路面的 1/3。作为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工程,该项目已接待多地考察团参观学习,晟胜地坪的定制化材料方案与施工技术被纳入《南方省海绵城市透水铺装应用指南》。依托该项目积累的经验,公司已成功中标 3 个同类项目,推动了透水地坪材料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规模化应用。
五、项目总结与展望
南方生态科技城透水绿道工程的成功实施,彰显了晟胜地坪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技术实力与系统服务能力。项目通过材料创新、结构优化与精细化施工的有机结合,实现了 “生态功能、使用功能、景观功能” 的三位一体,为城市绿道建设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范本。
未来,晟胜地坪将持续深耕透水地坪材料研发,重点突破高透水、高耐磨、长寿命的新型材料技术,拓展在海绵城市、生态园区、美丽乡村等领域的应用场景。同时,公司将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,推动透水材料与智慧水务系统的融合,为建设 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 的宜居城市贡献更多力量。


